焦点消息!辽宁孟琪:找矿突破与地质矿产勘查“条、块”管理的关系

能源矿业新闻 2023-04-30 22:04:20


【资料图】

找矿突破与地质矿产勘查“条、块”管理的逻辑关系

作者 孟琪

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即将发力,此时此刻,让我们深入思考并且正面回答一个问题:找矿突破,我们究竟依靠谁?国有地勘队伍,这应当是无疑的了。其理由虽然不胜枚举,但仅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上看,我们即可得出结论。截至2022年底,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人员17.30万人,其中中央和属地管理的国有地勘队伍的地质勘查人员12.55万人,占总数的72.54%,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地质找矿主力军了。

为了更好地发挥主力军的作用,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对当前的队伍进行一下细分。结论是,主力军由三个方面军组成。一是“属局化”管理,即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,俗称“野战军”;二是“属委化”管理,即隶属于国家国资委,俗称“中央军”;三是“属地化”管理,即隶属于各省(区、市)政府管理,俗称“地方军”。那么,在这三只队伍中,找矿突破谁是可以更加信赖的呢?

依靠野战军,如果是业外人这么认为,可以理解,但如果是业内人这么说,恐怕就被人笑话了,即便是野战军自己恐怕也未必有这个信心。在此,笔者并不否定并且充分肯定野战军在找矿突破中的先导作用,但这只队伍绝不可能打攻坚战,仅仅作为先遣队罢了。

依靠中央军,这点应当不可怀疑。但仅仅是担起大梁的一头,即“攻深,而不能“找盲”。较多的外行人始终搞不清一个基本问题,既然都是地质找矿的,为什么分出那么多的支系?恐怕只有内行人才明白,不同矿种、不同阶段,地质找矿的理论和技术是截然不同的。中央军长期服务于矿山企业,擅长的是“探底摸边”。这只队伍一般不擅长找盲矿。而只有地方军,他们的找矿工作是从物化探异常“圈起”。地方军的草根勘查技术是其他地质找矿队伍所不能替代的。

业内人均知晓,地质找矿过程中“星星多、月亮少”,100个普查项目最终能够进入勘探的只有5%左右,最后提交好矿、大矿的只有1%左右。不经过“海选”,就不可能锁定目标,但这种“海选”的风险高、周期长,即便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型矿业公司也不愿意干这种“高射炮打蚊子”的投资,而是从依托大众股市的小型勘探公司那里购买阶段性成果。这种从0到1的工作才是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。在我国谁去做呢?只有原隶属于地质矿产部,后来被属地化的各省(区、市)地勘局了。然而,这只队伍是“块管”体制。于是即导出了本文的主题:找矿突破与地质矿产勘查“条、块“管理的逻辑关系。

中国地域辽阔,历代统治者最费心思的就是“条管”与“块管”的关系。新中国成立后,似乎也没能跳出“一抓就死、一放就乱”的怪圈。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更是如此,已经经历了“三上三下”的曲折经历。建国初期,地质部将解放前零散分布在各省(区)的地质矿产勘查队伍进行了整合,成立了大区局和直属队;大跃进期间便下放到了地方。经济调整时期,将队伍回收;文化大革命时期再度下放。改革开放初期将队伍收回;上世纪末再次下放。尤其是最后一次下放,其决策过程较为仓促和粗糙。更要“命”的是,前两次下放均是队伍下放,但项目、资金一直由中央统管。仅有最后一次下放,放的完全彻底。时至今日,业内人士仍不能理解,给国家资源保障所带来的影响也更是不可低估。在此本文仅从若干方面稍加阐述。

一是属地化后,各省(区、市)的地勘队伍不能积极配合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,而是忙于队伍自身的生存,以致放弃投资大、周期长的草根勘查。二是各省(区、市)队伍明显的地区垄断,虽然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一些项目协作,但远远不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国性配置地质矿产勘查生产要素。三是属地化管理以后,大批的非专业领导干部配置到了地勘队伍中,加之非地勘产业的发展,使得一些所谓的地质队已经成为了空壳。

综上所述,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前期,我们必须组建一支隶属于中央的专业化的“地质矿产勘查公司”。依靠这只队伍,在全国乃至全球筛选和运作矿产普查项目。不但意义重大,而且十分迫切。必须承认和正视,这是本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败的关键因素。

标签: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热讯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  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